結出許多子粒來 - 鄭瓊瑜
鄭瓊瑜
七月下旬,熱浪襲捲全美各地,舊金山灣區的溫度高達華氏一百多度,杜煒鑾弟兄頂著豔陽與高溫,從舊金山開車到Fremont,接送好幾位癌友參加美國癌症協會北加州華人分會舉辦的講座,並在講座進行當中抽出一個半鐘頭造訪筆者家,和筆者分享他陪伴妻子李淑儀女士抗癌,並一同信主、擔任癌症義工的生命歷程。
罹患罕見的癌症
二零零三年二月三日,陽光燦爛,煒鑾和淑儀以及女兒開開心心地前往建築公司商談家中浴室裝修工程的細節,回程的路上,淑儀忽然腹痛難耐,疼痛很迅速地惡化,回到家時,她已痛得近乎休克,煒鑾連忙打911將淑儀送往急診室,並急電大兒子回家幫忙。經過初步診斷,醫生本來以為淑儀只是罹患了盲腸炎,但淑儀告知醫生,她的盲腸早已割除,醫生連忙為她進行電腦斷層掃瞄(CT Scan) ,檢查結果發現淑儀的肝臟部位長了一顆約八公分大的惡性腫瘤,由於腫瘤已經破裂,淑儀才會忽然急劇腹痛。
二月六日,醫生為淑儀動手術切除腫瘤,經化驗後發現淑儀罹患的並不是一般的肝癌,而是一種稱為Sarcoma的罕見癌症,每十萬人中只有一個病例,而且來勢洶洶,存活率很低。面對突如其來的噩耗,淑儀很平靜,她在手記上寫著:「上帝選擇了我,我亦要去面對。」
淑儀生病之後,煒鑾收集了許多資料供淑儀參考。有一回他無意間在診所看到「美國癌症協會─北加州華人分會」的活動消息,便鼓勵妻子參加。淑儀一開始不願意,在丈夫的一再勸說之下,終於試著打開心門,參加癌症講座、互助小組、郊遊活動?等,並且從尋求協助的癌友變成積極投入的義工。
手術後,為了能夠到對治療Sarcoma較有經驗的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San Francisco (UCSF)接受化學治療 (簡稱化療),煒鑾和淑儀與保險公司周旋了好幾個月,經過不斷的禱告,保險公司終於同意淑儀轉院到UCSF接受化療。化療過程雖然艱辛,但淑儀仍不忘幫助其他癌友,化療才剛開始四天,她便在隔天帶著疲憊的身體,開車接送其他癌友從舊金山到Santa Clara,參加美國癌症協會舉辦的活動。她曾寫道:「不管日子多困難,我都要堅持下去,不屈服癌?等康復之後,我將會做癌症義工?」
得著永恆的生命
淑儀和煒鑾本來並不認識耶穌,手術之後,一位中文學校校長帶領他們到教會。煒鑾記得第一次到教會參加主日崇拜時,竟赫然發現臺上領詩的弟兄就是一位曾令他們夫妻倆損失許多金錢的金融機構人員,他心中很難過,更令他心痛的是淑儀流著淚向他道歉,表示若不是因為她生病,他們就不會到教會來,煒鑾也就不會再看到那位弟兄,重燃心中的怒火。煒鑾不明白那位弟兄既是基督徒,為甚麼會那樣對待他們夫妻,於是他在心中對神說:「神啊,我今天第一次來,如果你要我相信你,要我以後繼續來,就請你把前面那位先生帶離開我眼前,要不然我以後大概也不會再來了?」沒想到主日崇拜當中,牧師就向會眾提及那位弟兄即將搬遷到別處,煒鑾心中一驚,心想他跟神還不是很熟,神竟早已知道他的難處與需要,在環境上為他開路,他很感動,開始相信神的存在。
夫妻兩人帶著女兒、兒子固定上教會一段時間之後,淑儀和煒鑾以及女兒一起受洗,成為神國的子民,後來小兒子也受洗接受神,大兒子雖然尚未受洗,但也不否認神的同在。認識神使他們一家人的抗癌路走得滿有力量與盼望,因為他們知道,不論高山低谷,神都看顧,親愛的家人即使在地上死別,將來也會在永恆中歡喜重逢。
成為癌症義工
淑儀生病後,淑儀和煒鑾認識了角聲癌友關懷網的同工龔振成弟兄,夫妻倆因此更加立定心志要盡力幫助其他癌友。她和煒鑾積極投入角聲癌友關懷網與美國癌症協會的義工行列,參與蔡琴防癌慈善義演、抗癌接力?等活動,並在教會中推動癌友事工,成立「互愛小組」,每星期聚會,在生活上互相協助,例如幫助需要去作化療的家庭照顧孩子等等。這個小組也重燃了許多癌友求生的鬥志,有一位罹患癌症的姐妹曾經悲傷地想結束自己的生命,淑儀經常去照顧她,帶領她到教會,現在這位姐妹不僅笑容盈盈,對生命充滿盼望,也非常樂於幫助其他有需要的人。
更難得的是,淑儀和煒鑾的二十四歲長子,十五歲的女兒,以及十三歲的么兒,都能夠接受母親的病情,並學會關懷其他癌友的孩子,常與爸爸煒鑾一起外出探訪有親人因癌症去世的家庭,與他們分享母親淑儀如何鼓勵他們面對現實,勇敢樂觀地迎向往後的人生。
癌病復發
化療結束九個月後,醫生發現淑儀的肝臟又出現了癌腫瘤,而且比上次發病還嚴重。醫生表示他已無法再為淑儀做甚麼治療。淑儀平靜地回到家中,開始接受安寧療護 ( Hospice ) 。二零零五年一月十三日,淑儀安詳地回到永恆的國度。淑儀辭世之後,神奇妙地藉著一組車牌號碼大大地安慰了煒鑾的心,讓他在傷痛之餘,仍感受到神的眷顧與愛。
淑儀彌留時,角聲的龔振成弟兄一直陪著他們,並以他多年服事癌症病人的經驗,教導煒鑾如何和淑儀話別,可以使走的人安心,生的人無憾。這些溫暖的陪伴,煒鑾點滴在心頭,並決定要將愛傳出去,繼續幫助其他的癌友與家屬勝過疾病的打擊。
淑儀癌症復發離世之後,「互愛小組」的義工們都有一個共識:這是淑儀孕育催生而成立的小組,大夥會一直讓這個小組運作下去。這個小組成立至今已經三年了,煒鑾期許還會有第一個三十年、第二個三十年?,目前小組的成員除了癌症病友家屬,也包含其他正處在各種困難中的人。大家互相鼓勵、打氣,同度人生的關口。
「一粒麥子不落在地裏死了,仍舊是一粒,若是死了,就結出許多子粒來。」(約翰福音12:24) 這句經文正是淑儀生命的寫照。她在地上的生命雖然只有短短的四十幾年,但她卻能超越自身的苦難,在生病的兩年裏和夫婿煒鑾一同幫助許多癌友抗癌,並帶領多位癌友認識神。如今她已息了地上的勞苦,但煒鑾堅定地表示,癌症義工將是他永不放棄的志業,他會延續淑儀的心願,繼續照顧、幫助癌友與家屬,直到與淑儀在天家重逢。他說:「感謝主給我有平安的生活,健康的身體,豐衣足食的居所,生活在一個沒有戰爭、疾病的某一角落,我們更應該珍惜眼前人,多關心身邊每一個人,我希望每一個人都能結出麥子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