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雨採訪

去年十一月,當街頭巷尾飄散著歲末年終的歡愉氣氛時,角聲癌友關懷網義工小林 (化名,註1 ) 接到組長的電話,告訴他有一個新移民家庭需要協助。這個家庭的男主人正雄(化名)在二零零六年三月被診斷出罹患了末期癌症,疾病帶來的疼痛已經漫延全身,連翻個身都困難重重,正雄的妻子美美 ( 化名為了照顧先生,已經好幾個月無法外出工作。由於這個家庭才剛移民到美國,他們沒有任何醫療保險,經濟情況也不寬裕,加上語言文化的隔閡,讓他們對這個突如其來的打擊不知所措。幾經考慮,他們曾經回到中國,盼望在熟悉的故鄉尋求治療。但他們在中國花光了所有的積蓄,還向親戚借了一筆錢,正雄的病情仍然沒有好轉,帶著無奈,他們又回到了美國。

返美後,正雄的病情持續惡化。由於他們在美國沒有任何親友,女兒也才七年級,照顧正雄的擔子完全落在美美肩上。小林表示,當他第一次去探訪正雄一家人時,美美已經好幾個晚上沒有閤眼,整個人筋疲力竭,正雄也被超過忍耐極限的疼痛折磨得幾乎不能進食與入睡。為了幫助正雄在人生最後一段時日擁有較好的生活品質,並且讓他的妻子能喘口氣,好好睡個覺,小林向正雄及美美介紹安寧療護 ( hospice,註2 ) 的理念,並詢問正雄住進安寧療護病房的意願。剛開始時,正雄極力反對,不願與妻女分開。

幾天之後,小林接到美美來電,請他到急診室幫忙翻譯。原來正雄已經兩天完全無法吃東西與睡覺,美美不知道該怎麼辦,只好連夜把正雄送進急診室。經過這次磨難,正雄改變心意,同意參觀安寧療護病房。

由於正雄已經無法行走,小林幫正雄借到輪椅,陪著他們夫妻到醫院。安寧療護病房中詳和靜謐的氣氛,以及醫護人員對病人悉心的照顧,消除了正雄的疑慮。那天小林在醫院走廊恰巧遇見一位以前認識的醫生,小林向那位醫生談到正雄的情況,沒想到那位醫生馬上讓小林告訴他正雄的名字,於是,不費吹灰之力,正雄的名字就被加入等待床位的名單中,但社工告訴小林,由於申請人數眾多,最快可能要兩個月才能排到床位。當天是星期五,沒想到星期一上午九點鐘,醫院就通知正雄家人,表示已經有一個床位可以提供給正雄了。就這樣,沒有經過任何面談與填表的繁瑣過程,正雄住進了安寧療護病房。

正雄住進安寧療護病房的第一天,醫護人員就很仔細地照顧他,以藥物止住他的疼痛。長久以來,他第一次能夠安睡、進食,美美夜裏也可以好好休息,不需要再不眠不休地照顧正雄。美美了解正雄對家人的不捨,每天都到醫院陪伴他,正雄住進安寧療護病房幾個星期之後,在熟睡中安詳地辭世,美美對正雄能夠沒有痛苦地離去,感到非常欣慰。

在關懷、幫助正雄的過程中,小林一直請癌友關懷網的其他義工持續為正雄一家人禱告,雖然正雄和家人都未信主,對基督信仰並沒有甚麼認識,但他們也不反對大家為他們代禱。小林表示,從正雄身上,他看到神不止愛祂的子民,也深愛還不認識祂的人,他說:「不要告訴我這件事情沒有神的手在其中。」正雄能夠消除與家人分離的焦慮,願意考慮住進安寧療護病房;小林能夠迅速借到輪椅,帶正雄一家前去參觀病房;在一床難求的情況下,小林能巧遇認識的醫生,讓正雄免去繁瑣的申請程序,馬上排在等待住院的名單上;正雄能夠在社工說必須等待兩個月的情形下,只隔一個週末就得到床位,舒適安詳地度過人生最後幾個星期….,這一切一切的「巧合」,小林知道都是出自神的慈愛帶領。

談到神的帶領,小林提到另外一件奇妙的事。正雄生病期間的物理治療師,竟剛好是小林的堂姐夫,兩人一起為正雄和家人禱告,與正雄一家建立了很好的關係。正雄走後,小林和他的堂姐夫都出席了喪禮,送正雄最後一程,讓沒有甚麼親友在美國的正雄家人很受感動。

正雄去世後,小林仍然持續地關懷正雄的家人,幫助他們度過喪親之痛,重建生活的秩序。正雄的太太美美從正雄生病後就無法外出工作,她曾很沮喪地告訴小林,她已經欠了很多錢,急需找一份工作賺錢還債。美美本來以為她要花一段時間才能找到工作,沒想到有一天她到中國城的一個職業介紹所,馬上就得到了工作機會,減輕不少心中的重擔。美美也接受小林的邀請,願意到教會聚會,參加單親媽媽團契。小林衷心地盼望美美和女兒能夠認識上帝,讓神的愛與喜樂進到她們心中,抹去喪親的傷心淚水。

訪談最後,小林提到許多癌症義工是因為自己或家人曾罹患癌症,因而投身義工行列,以過來人的經驗來扶持其他癌友或家屬。雖然他及周遭的親友從來沒有遭逢過癌症,但當他聽說角聲癌友關懷網的事工時,本身在心理健康領域擔任社工的他心想:「為甚麼不讓神使用我,幫助更多需要的人?」於是他從兩年前加入角聲癌友關懷網的關懷者行列至今,在服事的過程中,經歷了許多神豐富的供應與恩典。因此,他呼籲所有願意關懷癌症病人及家屬的朋友,不論是否有過癌症的經歷,都來投入癌症義工的行列,讓自己成為神傳達祝福的管道。

註1:為保護病人家屬不受打擾,文中所有人名均為化名。
註2:安寧療護 ( hospice ) 的目的是協助末期病人度過一個少痛苦、有平安、有尊嚴、有好生活品質的善終,詳細說明請參見 安寧療護(或寧養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