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基督一起受苦,與基督一起奔波,崎嶇窄路,死蔭幽谷,
都與基督一起走過。

不足介意,不足介意,
若比起我們得享的榮耀,我們所受的苦,
直的不算什麼,真的不算什麼。

與基督一起被人嘲笑,與基督一起忍受痛楚,
疼痛,恐懼,憂傷,愁苦,都與基督一起經歷。

不足介意,不足介意,
若比起我們得享的榮耀,我們所受的苦,
直的不算什麼,真的不算什麼。

這是與“主的手”同一位詞曲作者所寫的,在音樂的鋪陳上,比“主的手”更甚一籌。作曲者純熟的運用轉調來帶動歌詞的轉、和。而歌名“不足介意”,我真想不出還有什麼比這更貼切、更交托的四個字,道盡了一個受苦人的灑脫。 

第一次聽這首歌時,並沒有特別的感受,這次病中自己拿起來唱,才發覺它在音樂和詩詞上的深度及契合。邊唱邊流淚,主與我一同受苦,一起承擔,他說:“在世上,你們有苦難,但你們可以放心,我已經勝了世界。”

我們無法抗拒苦難,但我們可以選擇堅強面對,認定主是賜恩者,是幫助者,是我們的避難所,是我們的力量,是我們在患難中隨時的幫助。
主耶和華說:“因為他專心愛我,我就要搭救他,因為他知道我的名,我要把他安置在高處,他若求我,我就應允他,他在急難中,我要與他同在,我要救他使他高貴。” 

神用了音樂這個藝術作為敬拜他的工具,這是神何等的智慧,歷世歷代有這麼多的音樂家、詩人,寫下了數不盡的詩歌,有頌讚神的屬性的,有歌詠主耶穌降生及受難並復活的,更有許多是人向神的回應。凡普世信徒,雖語言不同,卻能一同敬拜、頌讚,這是讓我們在地上先嚐嚐當眾聖徒齊聚新耶路撒冷,圍繞在羔羊寶座前齊聲高歌的滋味。

何其有幸,神讓我生長在一個音樂的家庭,自小受音樂的訓練,並成了我以後的專業,更奇妙的是,這也成為我一生服事的事工,一生以敬拜讚美為業。我常開玩笑對必須轉業去念神學的人說:我不必轉行,我的本行就是我的事工。還說:神更愛我,因為只有讚美是要延續到永恆的。

我很珍惜我的服事,因為我的服事,才能把豆芽菜轉變為音樂讓人聽到,音樂是一種語言,但許多人需要有人把他翻出來,否則他們就失去了聆聽神藉著音樂家、詩人所譜的美好的詩章。還有許多的詩歌,不是一般信徒能唱的,這就需要有音樂恩賜的人把它們轉換成一般信徒能欣賞的樂曲。我們能不盡心嗎?我們的偷懶就使他人失去了祝福。

我在屏東長治鄉下的教會,每主日總有一些智障的朋友來聚會,他們不會唱,我也不知道他們聽不聽得懂,但他們也是神所造的人,我向神禱告,求神在這一個小時的敬拜中,讓他們有一顆敬拜的心。有一首詩說:我們也想,像大地中的風,呼呼的吹過,挺挺站立的樹,水流潺潺的溪水,燦爛開放的花兒,高聲歌唱的小鳥,這都是他們的敬拜,但我們是不能發聲的人,你們能唱的人,能為我唱出讚美的歌聲嗎?從此告訴每一個能唱的人,要加倍大聲的唱,因為除了為自己,還要為那不能唱的人歌唱。

在養病的日子裡,詩歌唱出我的心聲,詩歌成了我的激勵;其實在人生的許多重要階段,不同的詩歌對我都起了絕對的作用,謝謝主賜我這許多寶貴的詩歌!